- 最新进展
- 产品信息
在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今天,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技术因其高效的特异性DNA扩增能力而家喻户晓。然而,PCR技术对精密温度循环仪的依赖限制了其在资源有限环境下的应用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,一种名为环介导等温扩增(LAMP) 的革命性技术应运而生,而驱动这项技术的核心引擎,便是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。
一、核心特性与功能
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拥有一系列使其成为理想等温扩增工具的独特属性:
1.强大的链置换活性(Strand Displacement Activity):
这是其最关键的特性。在复制DNA时,Bst聚合酶能够在不需要解旋酶(Helicase)辅助的情况下,主动“推开”下游的双链DNA,持续合成新链。这一能力是LAMP等技术实现指数级扩增的基石,因为它允许引物在恒温条件下不断与模板结合并延伸,形成复杂的茎环结构。
2.卓越的热稳定性(Thermostability):
其最适反应温度通常在60-65°C之间。在这一高温下工作,不仅能保证反应的高效性,还能抑制非特异性扩增,提高反应的特异性和产量。同时,高温下操作也减少了由样本中复杂二级结构带来的问题。
3.缺乏5'→3'外切酶活性(Lack of 5'→3' Exonuclease Activity):
如前所述,这一“缺陷”反而成了优势。它确保了扩增过程中的DNA链完整性,不会被自身降解,使得长片段的扩增更加高效可靠。
二、常规PCR VS 等温扩增技术 (IAT) 对比
PCR是实验室的“黄金标准”;IAT是现场应用的“利器”。
常规PCR:在进行实验室基础研究(如克隆、定量PCR、测序),需要最高灵活性、超高通量和标准化分析时,PCR是不二之选。
等温扩增技术 (IAT):目标是现场快速检测 (POCT)、床边诊断、资源有限地区的应用,或者需要极短时间内在样本源头获得结果时,IAT(如LAMP)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特性 |
常规PCR技术 |
等温扩增技术 (IAT) |
对比说明 |
扩增温度 |
需要三个不同温度(通常为90-95°C, 50-65°C, 70-75°C)。 |
仅需一个恒定温度(通常为60-65°C,取决于技术类型)。 |
IAT对设备的要求大幅降低。 |
设备需求 |
必需精密的热循环仪 (PCR仪),价格昂贵。 |
无需热循环仪,仅需一个简单的恒温设备(如水浴锅、金属浴、恒温箱甚至手持式加热器)。 |
IAT极大地降低了设备成本和门槛,便于现场检测。 |
反应速度 |
相对较慢。通常需要1-3小时,因为时间耗费在温度升降过程中。 |
非常快速。通常在5-60分钟内即可完成扩增,省去了变温时间。 |
IAT在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,更适合快速出结果的应用场景。 |
引物设计 |
相对简单。通常只需设计1对(2条)特异性引物。 |
通常更复杂。例如LAMP技术需要设计4-6条引物识别靶序列上6-8个特定区域。 |
PCR的引物设计更通用简便;IAT的引物设计更复杂,但特异性可能更高。 |
产物检测 |
主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,产生特定大小的条带。也可用荧光探针(qPCR)。 |
方法多样:可通过浊度(焦磷酸镁沉淀)、荧光染料(嵌入双链DNA)、侧向流动试纸条 (LFD) 肉眼判读。 |
IAT的检测方法更简单,更易于实现结果的可视化,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。 |
灵敏度 |
极高(可达单拷贝)。 |
极高(与PCR相当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优)。 |
两者均具有极高的灵敏度,足以满足绝大多数检测需求。 |
特异性 |
高。通过控制退火温度来提高特异性。 |
非常高。尤其是像LAMP这类多引物技术,识别位点多,特异性极强。 |
两者特异性都很好,IAT的多引物设计为其提供了独特的高特异性机制。 |
抗干扰能力 |
相对较弱。对样本中抑制物(如血红蛋白、肝素等)比较敏感,常需纯化核酸。 |
相对更强。对复杂样本(如血液、土壤、植物组织)中抑制剂的耐受性更好。 |
IAT更适合处理粗提样本,甚至可以直接裂解后加样,简化了前处理步骤。 |
三、总结与展望
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作为分子生物学工具库中的一颗明星,成功地将DNA扩增技术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中解放出来,推向田间地头、边境口岸、社区诊所甚至家庭。它不仅是科学基础研究的有力工具,更是推动精准医疗、现场公共卫生防控和全球健康公平性的关键技术之一。
随着蛋白质工程技术的进步,未来必将出现性能更优的Bst酶突变体,如具有更快扩增速度、更强抗干扰能力或更高保真度的新变体。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及其代表的等温扩增技术,将继续在生命科学和医疗诊断领域扮演不可或替代的关键角色。
相关产品推荐:
Bst DNA Polymerase, Large fragment (货号:UA070065)
生物活性:
Experimental design, in a 25μl system, using the same amount (0.1ng) of pCMV-Cre-EGFP as the template, us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this product or Bst DNA polymerase of Competitor, primer: 1.6µM FIP/BIP, 0.2µM F3/B3, 0.4µM Loop F/B, 1.4mM dNTP each, MgSO4 was added to 1X Bst Reaction Buffer (2mM MgSO4) until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reached 8mM, and incubated at 65ºC for 1 hour. Inactivation was heated at 80ºC for 20 minutes and then tested by 2.0%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.
As shown in the figure, this product has comparable enzyme activity compared with Competitor N's products.
Lane 1 Negative Control-1(negative control with no added enzyme only)
Lane 2 Negative Control-2(only negative controls without templates)
Lane 3 UA070061- Bst DNA Polymerase, Large fragment 8U
Lane 4 competing product N 8U
支持试用,有需要请联系我们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