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药物研发
抗体内化和降解检测技术汇总—助力ADC药物研发

抗体-药物偶联物(Antibody-Drug Conjugate, ADC)被誉为“生物导弹”,其核心设计理念是利用抗体的靶向性,将高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(Payload)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内部,从而实现高效杀伤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抗体内化
- 降解检测
- ADC药物
VSV G (ΔTM)重组蛋白,我来了

水泡性口炎病毒(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, VSV)的G蛋白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核心分子,其跨膜区(Transmembrane Domain, TM)的缺失版本——VSV G (ΔTM)蛋白,近年来因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基因递送、病毒载体改造及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。本文将从结构特征、功能机制、应用场景及最新研究进展四个维度,系统解析这一关键蛋白的分子密码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VSV G (Δ TM)
Bst DNA Polymerase大片段:等温扩增之王

在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今天,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技术因其高效的特异性DNA扩增能力而家喻户晓。然而,PCR技术对精密温度循环仪的依赖限制了其在资源有限环境下的应用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Bst DNA
质谱级胰酶—「切」出好数据

质谱级胰酶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丝氨酸肽链内切酶。它能够特异性切割赖氨酸(K)及精氨酸(R)羧基端肽键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质谱级胰酶
透明质酸酶纯化工艺:从动物提取到重组技术的跨越

透明质酸酶(Hyaluronidase, HAase)是一类特异性降解透明质酸(HA)及部分糖胺聚糖的糖苷酶,通过切割 β-1,4 糖苷键将大分子底物分解为小分子片段。这一特性使其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工具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透明质酸酶
- 动物提取
- 重组技术
泛素 - 罗丹明 110:照亮去泛素化酶活性的荧光探针

在 DUBs 研究中,泛素 - 罗丹明 110(Ubiquitin-Rhodamine 110)作为一种高效荧光探针,凭借高灵敏度和特异性,成为解析酶活性、筛选抑制剂的重要工具,尤其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(USPs)家族研究中展现出独特价值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泛素 - 罗丹明 110
- USPs
VEGF 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

VEGF 家族包含 VEGFA、VEGFB、VEGFC、VEGFD、VEGFE 及胎盘生长因子(PGF),其中 VEGFA 研究最深入,通过基因可变剪接产生 VEGF121、VEGF145、VEGF165 等亚型,以 VEGF165 含量最丰富,兼具可溶性与基质结合特性。 VEGF 的生物学功能通过与 VEGFR-1、VEGFR-2、VEGFR-3 三类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实现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VEGF
一文读懂:BCMA靶向药为何能“精准狙击”癌细胞?

B细胞成熟抗原(B-cell maturation antigen,BCMA),也称为TNFRSF17或CD269,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(TNFRSF)的重要成员。近年来,BCMA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靶点受到了广泛关注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BCMA
- TNFRSF17
- CD269
“魔法子弹”2.0!ADC四重进化,精准爆燃癌细胞

2022 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近 2,000 万,死亡 970 万。传统化疗缺乏靶向性,单抗药物则因细胞毒性不足或耐药而受限。ADC 通过“抗体-连接子-细胞毒载荷”三位一体设计,兼具靶向性与杀伤强度,已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支柱。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ADC
- 癌症
- IgG1
IdeZ酶:抗体工程与基因治疗中的革命性工具

IdeZ(Immunoglobulin G-degrading enzyme of 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)是一种特异性切割IgG抗体的细菌蛋白酶,近年来因其在抗体工程、基因治疗及免疫学研究中的独特应用而备受关注。本文系统综述了IdeZ的分子特性、作用机制、应用进展及未来挑战,重点探讨其在克服AAV基因治疗中和抗体障碍、多特异性抗体构建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的潜力
查看详情
- 药物研发
- IdeZ
- 抗体
- 基因治疗
- 1
- 2
- 3
- 4